家有精神障碍者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774

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家有精神障碍者的相关教程:目录:第一章:家有精神障碍者第二章:喝出来的精神病第三章:关爱被精神病折磨的家庭一般情况下,精神障碍的人并不能够意识到自己已经患上了病。所以他们一般也不会主动的去治疗和护理自己。那么家人应该怎么做呢?

目录:

第一章:家有精神障碍者

第二章:喝出来的精神病

第三章:关爱被精神病折磨的家庭

一般情况下,精神障碍的人并不能够意识到自己已经患上了病。所以他们一般也不会主动的去治疗和护理自己。那么家人应该怎么做呢?

家有精神障碍者

精神病人由于自己对疾病缺乏认识,一般不会主动求医,更加不会接受治疗,所以家属对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作为精神疾病病人的家属,我们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家中有人可能存在精神状况异常时,家属应多仔细观察其行为,对一些特殊事情及言语记录下来,并及时咨询心理科或精神科医生。如果比较严重,应尽早让病人去医院治疗,千万不要拖延时间,以免错过早期治疗。

第二,治疗时不要因为抗精神病药物开始吃的时候可能想睡觉或手有些发抖等可以耐受的副作用就拒绝服用,因为这些问题机体都会在一个星期内耐受,或者医生会想办法解决的。 一定要知道精神药物是一个慢慢加药到治疗量起作用的过程。一般都需要半个月以上,所以家属不要急于求成,因为不会好得那么快。

第三,规律长期服药。经常遇到复发的病人,就是因为家属感觉亲人症状已经消失,认为已经好了,就擅自停药或者减量治疗。或者有些家属因为忙经常几天忘了给病人吃药,开始看到没有什么事情,就没把这件事放心上,久了就复发了。

第四,心理支持,不要歧视病人,不能把病人长期当做病人养在家里、应该让病人症状控制后,适当帮助家里做一些事情,参加一些娱乐活动,适当和朋友多接触,能自己坚持在外工作那就更好了。这样有助于病人疗效巩固。

喝出来的精神病

牛某,男,42岁,原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原本不喝酒的他因工作关系,经常陪领导吃饭、喝酒。开始,他并不感觉喝酒是好事。可时间一长,他养成了喝酒的习惯,在家也要饮上三四两。由于工作努力、人缘好,牛某被提升为公司下属一家饭店的经理。有了便利条件'牛某每日饮酒,—年后发展到不饮就难受,饮了就醉的地步o每日坐在办公桌前,他手不离酒,终日酒气熏天,脾气暴躁、行为怪异,不能胜任工作。而后,他被家属、领导强迫送住院,进行戒酒治疗。约两个月后,牛某情况好转,春节医生允许其回家探望。前3-4天,牛某尚可坚持不饮,到第五天,他就不顾家人反对,再次豪饮致跌伤:造成脑出血死亡。

刘某,男,50岁,—名淳朴的农民。自小在父母的影响下偶尔少量饮酒。成家后,为解疲劳每日喝2两白酒,持续20余年后,他感到每日2两不过瘾,就逐渐增量。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更多的钱买酒,爱人又反对其大量饮酒,刘某就找各种机会买酒,以至说谎、借钱、赊账。村里的人大多被借过钱,他却总是不还,一弄到钱就去买酒喝。他怕家人发现,就把酒藏在床下、棉鞋内或村外的坟地里。家人总闻到酒气,就是找不到酒。如此两三年后,刘某已不能胜任劳作.经常出现幻觉,如看到鬼影,出现妄想,如总感到有人对他不好,要谋害他。一次饮酒后,刘某感到有人追杀他,无路可逃,在坟地上吊自杀。

中国人饮酒已有几千年历史,形成了酒文化。酒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疲劳时喝一点,高兴了喝一点,聚会时喝一点,忧愁时喝一点,总之,总有理由喝一点。大众心中还有酒可养身、祛病的观念,作为保健品每每饮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酒的需求量逐年增力C,饮酒的人群也在不断扩大。人们大多仅知道饮酒的好处,对其危害知之甚少,或根本就不愿意知道。其实,不恰当地饮酒会对身体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以至危害生命。

瘾是这样形成的

笔者从医20余年,接触诊治过大量由于长期饮酒造成约各种躯体及精神疾病患者,他们大多有着共同的饮酒经历。从青少年起,由于家庭、社会的影响,这些人开始偶尔少量饮酒。初始可能并不感觉到饮酒是件多么好的事情,如:苦辣、胃灼烧感、话多、头晕、脸红等等。随着饮酒经验不断增加,这些人对酒的耐受性随之提高,其不舒服的感觉逐渐被接受,也就习惯于饮酒了。成年工作后,由于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加之工作环境的影响,为解除疲劳、为应酬、为工作、为亲朋好友,随时赴约,逐渐发展到习惯饮酒,即每日必饮,少则—二两,多则半斤不等。

由于形成习惯,每日必饮,其酒精对身体的影响逐渐显现。首先是耐受性增加,原来一二两可以起到的作用,现在可能需要三四两才能表现出采,这是由于肝酶的作用所致。经过若干时间后,饮酒者会有一个时期的无节制饮酒阶段,就是说豪饮不醉、来者不拒。此时预示着慢性酒精中毒的开始。从经验上看,无节制饮酒阶段最多维持二三年,此后饮酒量会逐年下降,此时,依赖中毒已十分明显,不饮则乏力、手抖、口齿不清、走路蹒跚、失眠、烦躁不安等。小饮后则精力大增,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但维持时间不长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则再饮,循环往复,致每日少量多次饮酒。此时,饮酒者除躯体上发生明显变化外,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变化,对工作不关心、对家人无责任感,除酒以外,对任何事物的兴趣都明显降低,不能胜任工作,中心活动是饮酒。为饮酒可以说谎、旷工、到处借钱、赊账,以致偷窃犯罪。由于长期饮酒对躯体的损害作用,导致他们脑力不足,记忆力下降,思考能力不足,智力受到影响,性功能下降,影响夫妻生活,最后造成离异。严重者还可出现大量精神症状、幻觉、妄想、行为障碍、焦虑抑郁等,最终导致躯体及精神残疾或死亡。

酒瘾的危害

一般而言,从偶尔饮酒到习惯性饮酒到酒依赖,再到慢性酒精中毒及酒精性精神障碍的过程平均为7-11年,短则2-3年,长则20-30年。其中,开始习惯性饮酒的年龄十分重要,年龄越小,其自制力越差,发展越快;另外,饮酒量大,易在短期内形成酒依赖、慢性酒精中毒。酒精除可对心理上造成危害外,长期饮酒还可造成躯体方面的直接损害或诱发诸多躯体疾病,如酒精性肝炎、胃炎,酒精性心肌病,高血压、糖尿病、维生素Bl缺乏症、银屑病、营养不良等等。

从临床上看,酒依赖、慢性酒精中毒及酒精性精神障碍有逐年增加、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笔者曾见到最小的一位患者,他14岁便在父母及同学的不良影响下开始饮酒,到19岁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躯体损害及精神病性症状,记忆、智力严重受损,丧失了工作能力。

由于酒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完全禁酒简直是天方夜谭。作为医生,只能告诫大家:不饮酒,少饮酒,饮酒有度,不贪杯。以50度白酒为例:男性每天不得超过100毫升(2两),女性不得超过50毫升。控制在此范围内是相对安全的,超过此量’无节制地豪饮则易形成酒依赖I产生慢性中毒’此时’就应该戒酒了。

关爱被精神病折磨的家庭

广义对一个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也包括不同的病人与照顾者,都要看其客观的、物质方面的生活质量,以及他自己主观的感受或自我评估的生活质量。

客观方面的评估要找到几个最有影响力的具体指标来衡量你的生活好不好,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

●大部分人会先想到收入。收入要多,有固定可靠的来源(如有一技之长)而经济负担少(家中的未成年人与老人少)。

●其次会想到居住条件。住房面积大一点,位置好一点,质量和装饰好一点。

●接着便是出行便利。出行时常用的是汽车(自备私家车或公共汽车)还是摩托车?抑或是靠两条腿走路?

●最后是:会与自然生态环境。包括治安环境好不好,是否遇到了经济危机与通贷膨胀,水质污染程度如何等等。

与之相对应,主观感受的生活质量与现实中的生活质量关系密切,但又不是百分之百地平行相关。

物质生活条件起主导作用的,首先是温饱问题。“贫贱夫妻百事哀”,所以,救国救民的仁人志士都知道振兴中华,劫富济贫不如让一部人先富起来,然后控制贫富差距,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进入小康社会之后,精神生活质量、感情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话题,如果说智能与个性共同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那么,智能对物质生活质量的作用更大,个性对主观生活质量的作用更大,因为后者不但影响独处时的心境,而且全面影响一个人的爱情、亲情、友情等感情的强度、稳定度、沟通与共情体验的能力。个性决定了一个人的志向、对人生终极目标的追求以及生活意义的主观感受。

举例来说,家中贤妻对丈夫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但贤妻一旦患有身体疾病或精神疾病,就会对照料者(丈夫与子女)的生活质量带来负面的影响,影响程度视其疾病的严重程度与护理所需的强度而异。

对病人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误工、临时请假、请长假,或雇保姆、提前退休来照顾病人,导致家庭收入减少与医疗支出费用的增加,经济窘迫。

●病人晚上睡眠质量差,行动不方便,影响全家人的正常休息、正常的夫妻生活。

● 家中的精神病人会经常打骂亲人,大家只能忍气吞声,投告无门。同时,如果病人在外面打骂了别人,其家属还要亲自出面赔礼道歉,承担监护人的法定责任。

●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家有精神病人,不能像家有英雄、模范、名人那样感到荣耀,而是生怕别人知道家有精神病人,生怕女儿嫁不出、媳妇进不来,因而会有家耻感。

长此以往,照料者难免想离家出走,或者希望病人离家。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当“站着说话不腰痛”的邻里乡亲与新闻记者责备家属照顾不周时,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谁主张,谁来管”。笔者见到过一个37岁的研究生“剩女”,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自己满意但档次较低的“剩男”谈恋爱时,女方远近亲友与闺密都来反对,原因是男方的父亲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他们怕女方被拖累。于是,众亲友联手把男方轰走了。节假日,她独守空房,可谁能承担造成她也许终身失落孤单的责任呢?

精神病人求医的三个阶段

笔者参加过世界卫生组织资助的东亚(中、日、韩)精神病人求医行为的调查研究,发现精神病人从起病到正式求医,平均超过两年。究其原因,是病人与家属者阱疾忌医,认为家丑不可外扬。

而一旦求医,农村病人首先会求神,祖先与各路神仙都拜,偏方、草药、中药都吃,若仍无效果,再卖牲口或向亲友借钱云大中城市的专科医院看病,由亲属1-2人陪同,在门诊或住院治疗1-3个月的时间,然后带药回家继续服1-2年。首次发作与得到早期治疗的病人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在全部重性精神病人中,有一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其中又有半数以二发展为慢性,由社会功能受损(工作、学习、社交、家务劳动能力受损),到生活自理能力受损,到需要他人护理,变成重度的精神残疾,这便是求医行为的第三阶段——亲属放弃了治愈的希望。亲属在病人久病拖累家庭,导致家庭因病致贫;经常被病人打骂,生活受到严重干扰之后,逐渐出现遗弃的念头,甚至出现虐待行为。

失去了家庭温暖,病人开始出走。起初,一去也就三两天,然后自动回家或被亲友找回。渐渐的,出走时间越来越长,且渐行渐远,终于成了流浪汉。

其实,对精神病人与各种残疾人的家满所作出的牺牲与贡献,公众要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支持,社会要多一分关爱,政府对社会福利、医疗养老事业多一分投入,坚持以人为本与执政为民.则人民就能提高一分生活,促进心理和谐与社会和谐。

结语

:喝酒的危害中就有一项会损害人的精神健康,很多人喝酒会产生酒瘾,如果没有必要的话,大家最好还是不要太频繁喝酒。(文章原载于《家庭保健》《心理与健康》,刊号:2012/04,2012.05,作者:朱娟娟,南振国,杨德森,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以上就是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精神障碍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haoku5.com/jiankang/64b34bd816862fc5eb0b1f2e.html

相关推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