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是人才辈出的年代,谋士如雨,猛将如云,出名的比比皆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忠肝义胆的关羽等。复杂混乱的政权也造就了不少悲剧大将。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讲讲邓艾的故事。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今河南
1、司马师。司马师(208年—255年3月23日),字子元,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长子,晋文帝司马昭的同母兄,晋武帝司马炎的伯父。
司马师、司马昭的死因:司马师在平定毌丘俭时,文鸯杀出,如入无人之境,此前司马师眼睛长出肿瘤,已经切除;这次文鸯来袭,司马师眼睛流脓;后来归去时,眼睛迸出而死。而司马昭是中风猝死,司马昭在刘禅投降后,跟
乐不思蜀的是蜀国第二任皇帝刘禅,据说一次司马昭问刘禅是否思念蜀国,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所以才有了这个成语。乐不思蜀是一个贬义词,它形容一个人忘本,在新的环境中不愿回到过去
《乐不思蜀》翻译: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在旁的人们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贾充说:“想不到刘禅竟糊涂到了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活到这时,也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炎杀司马昭是为了夺得王位。司马昭在临死之前口不能言,用手指了指司马炎,暗示他是因为司马炎下毒而死的。而在正史的记录中,司马昭是病逝的。司马昭是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是晋武帝司马炎
司马炎之所以杀了司马昭是主要是为了夺得王位。民间之所以流传司马炎杀了司马昭的说法,是因为司马昭的死疑点重重,并不像正史记载的病死,且根据《三国演义》中的说法,司马昭在临死之前口不能言,用手指了指司马炎
1、《乐不思蜀》讲的是刘禅。2、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小名阿斗)继位。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曹奂封他一个食俸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对孙权的美赞,但是说起刘备的儿子刘婵时,总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感觉。现在总是有人笑话他为扶不起的阿斗,但是现实的阿斗真的那么无能吗?本期的历史故事,为你解析。蜀汉后主刘禅(207—271
1、乐不思蜀讲的是刘备儿子刘禅,小名阿斗。2、乐不思蜀的故事是这样的,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