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 治疗痛经中医有奇招
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中医治病 治疗痛经中医有奇招的相关教程:随着女性朋友年龄的增长,很多妇科疾病也不断滋生,其中最为多见的就是痛经,那么痛经应该如何治疗呢?大家不要担心,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中医是如何治疗痛经的,希望对广大女性朋友有一定的帮助。中医治
随着女性朋友年龄的增长,很多妇科疾病也不断滋生,其中最为多见的就是痛经,那么痛经应该如何治疗呢?大家不要担心,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中医是如何治疗痛经的,希望对广大女性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中医治病
1、贴膏药法治疗痛经
麝香止痛膏对于缓解女性痛经有非常明显的疗效,在经期发痛之前,腹痛拒按者于经前开始贴,在经期中后期的时候,如果有隐隐作痛的感觉,喜按喜热者在行经时贴。在疼痛的部位以及尾骶部各贴一张,每天换一次,通常连续贴上3天即可见效。
2、点穴法治疗痛经
以食指指腹点按合谷(位于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上三寸胫骨后缘),各点按1分钟,有酸、麻、重、胀感时效果较好。也可在地机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五寸胫骨后缘处)周围扪按,寻找最敏感点,用拇指的指腹由轻及重地按压敏感点,以能忍受为度。持续按压1分钟,疼痛会很快缓解或消失。按压后局部可产生酸胀痛感,或向会阴及小腹部放射。点穴法可于经前数日及月经期间进行,每日1~2次。
3、熨脐法治疗痛经
用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茴香、元胡各15克,共研极细末,用黄酒适量,炒热,纳入纱布袋中,在温度适宜时,置脐部或小腹部,不停地熨敷。
等待药的温度冷却后,再将其炒热熨敷,一直到痛经的感觉完全消失为止。这个方法特别适合寒湿凝滞的经行腹痛,症见腹痛喜按喜暖、经水色暗、四肢不温等使用。
妇女平时或经期,如嗜食寒凉生冷食品,血为寒凝,以致血行受阻,不通则痛,可致痛经;又多食此类食品,易伤脾阳,使寒湿不化,伤于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致痛经。所以素体气阳虚者,或妇女正值经期或经期前后,应忌食生冷和寒凉性食品。
4、食疗法
元胡益母草枣蛋
元胡10克,益母草30克。大枣10枚,鸡蛋3个。将元胡、大枣、益母草、鸡蛋加清水适量煮至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渣取汁,饮汤食蛋,每次1个,每日3次。
功效:可活血理气、化瘀止痛。适用于经行量少,血瘀作痛,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者。
血藤炖河蟹
取新鲜河蟹250克和鸡血藤30克,然后把它们分别用清水清洗干净后,放入瓦罐中,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用文火慢炖。加入适量的米酒,炖至河蟹变熟后,趁热饮服,每日1剂。连续5-7天。
功效:可活血化瘀,通经止痛,适用于经前或是经行小腹胀痛,按压痛甚或伴随胸胁乳胀者。
枸杞山药云豆鸡
枸、杞10克,鲜山药150克。云豆50克,雌仔鸡1只,调料适量。将云豆泡软,山药去皮。洗净,切块;仔鸡去毛杂、洗净、飞水,切块。同放入盆中,加入枸、杞、葱、椒、姜、盐、料酒及清汤适量,封口。上笼蒸熟服食,每周1~2剂。
功效:可养肝益精,健脾养血,适用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之经来腹痛、腰膝胀坠、酸软无、力、经来量少、色淡,或伴潮热、耳鸣等。
姜枣红糖汤
干姜5克,大枣10枚,红糖30克。将三者加水同煎饮服。每日2次,温热饮服,连续5-7天。
功效:可暖宫散寒,适用于寒凝痛经。
桂枝大枣汤
桂枝10克。大枣10枚,山楂15克,红糖30克。将桂枝、大枣、山楂水煎取汁,纳入红糖煮沸后趁热饮服,每日2次。
功效:可温经散寒。活血止痛,适于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得热痛减,经行量少等。
姜枣花椒汤
生姜30克,大枣10枚,花椒20克,红糖适量。将姜、枣、花椒水煎取汁,纳入红糖烊化饮服,每日2次。
功效:可温经散寒止痛,适于寒凝气滞,经行不畅,色黯有块,畏寒肢冷之痛经。
富贵羊肉
羊、肉500克,小茴、肉桂、白芍、当归、桂枝、制附片各10克,鲜山药150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洗净,切块;鲜山药洗净,去皮、切块、同入砂锅,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诸药(布包)。生姜、胡椒、花椒等,文火炖至羊肉烂熟后。去药包。加食盐、味精、猪脂适量调服,每日1剂。
功效:可温阳散寒,通经止痛,适于寒凝胞、宫之痛经、少腹拒按、得热痛减者。
当归益母草蛋
当归10克,益母草30克,鸡蛋3个。将当归、益母草、鸡蛋同加清水煮至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渣取汁。饮汤食蛋,每次1个,每日3次,连续5-7天。
功效:可活血行气、化瘀止痛,适用于血瘀痛经,经色紫黯有块。血排出后疼痛减轻者。
黄芪乌骨鸡
黄芪30克,乌骨鸡1只。调料适量。将乌骨鸡去毛杂,洗净,切块,与黄芪同放在锅中。加水适量炖熟,味精、食盐调服,每周1-2剂。
功效:可益气养血、调经止痛,适用于气血亏虚之经前、经期或是经后小腹隐痛、气短乏力、心悸失眠、腰膝酸软等。
中药治疗痛经秘方
通治方
痛经多数是经血排出困难,瘀滞疼痛,治法以通为主。当归9克、川芎4.5克、牛膝9克、香附9克、元胡9克、丹参9克、红花4.5克、白芍9克水煎服。服药时间应在行经前三天即开始服用,特别是膜样痛经、及内膜异位症等,否则效果不显。
辨证方
1、寒证
温肾扶阳汤,治胞中虚寒型痛经,妇女经期小腹隐痛,喜温喜按,经色清稀,腰酸腿软,四肢不温,尿频,白带下注,面色淡白,舌质淡润,脉象沉缓无力。人参9克、山药9克、熟地9克、山萸肉6克、吴茱萸6克、菟丝子9克、肉桂6克、附子6克、补骨脂9克、白术9克《百灵妇科》
治疗之法,以通为主,多用温经逐寒,祛瘀止痛,王清任之少腹逐瘀汤独擅胜场,每于经前投此,多应手而效。曾以治痛经达十余年缠绵不愈者,或痛甚则厥,或剧痛需以度冷丁方得小安等顽固病例,亦有殊效。
小茴香7粒(炒)、干姜0.6克(炒)、元胡3克、没药6克(炒)、当归9克、川芎6克、官桂3克、赤芍6克、蒲黄9克(生)、灵脂6克(炒)水煎服。每次月经来潮前连服5~7剂,一般连续治疗3个月即获痊愈。
临床所见以寒凝血瘀为多见,治宜温通为主。我曾以下方为主加减治愈了不少痛经病人。肉桂3~9克、小茴香6克、制香附9克、当归9克、川芎6克、赤白芍各15克、青陈皮各9克、阿胶9克、艾叶9克、益母草30克、乳没各4.5克。
2、热证
妇人有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方用宣郁通经汤。白芍15克(酒炒)、当归15克(酒洗)、丹皮15克、山栀子9克(炒)、白芥子6克(炒研)、柴胡3克、香附3克(酒炒)、川郁金3克(醋炒)、黄芩3克(酒炒)、生甘草3克水煎,连服4剂,下月断不先腹疼而后行经矣。此方补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气,而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
3、虚证
肾虚肝郁的,经来色淡而少,经后腹痛腰酸,肢软无力,益肾调经汤主之。
杜仲、续断、熟地各9克、当归6克、白芍(炒)9克、益母草12克、焦艾、巴戟、乌药各9克水煎服。
经行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舒适,经水色淡质清,面色苍白,精神萎弱。炒党参12克、炒白术9克、全当归9克、东白芍9克、炒川芎4.5克、炙甘草4.5克、大熟地12克、茺蔚子9克、制香附9克
4、实证
刘赤选:妇女月经将来一两小时,因子宫后屈,瘀滞经血,阻其排出,以致小腹发生疼痛,必候经水排出一两天内,才能逐渐缓解,宜用失笑散合逍遥散,在月经来潮前3天开始服,每天服1剂,连服3~6剂可经通痛除,照法再服3~6月,可以根治。蒲黄6克、五灵脂12克、当归9克、白芍12克、柴胡9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4.5克瘀血阻滞的,经来腹痛如刺,量少色紫有块,排出则痛减,加味失笑散主之。蒲黄、五灵脂各6克、延胡、丹皮各9克、桃仁6克、香附9克、台乌6克,水煎服。疼痛引及少腹两侧痛剧者,加姜黄6克、乳香6克;大便燥结,加大黄6克。
乳胀散,治月经前乳房胀满。当归9克、红花9克、白术6克、王不留行9克、橘叶9克、陈皮3克,上6味,研为粗末,以水200毫升,浸泡30分钟,煮沸15分钟,滤过;残渣再加水150毫升,煮沸10分钟,滤过,合并两次滤出液备用。每日1剂,分2~3次温服。
丹参30克、乌药10克、枳壳10克、香附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月经前服。有热者,方中丹参改为丹皮10克。
总结:
通过上述的文章对治疗痛经
中医有奇招和中药治疗痛经秘方等有关知识的详细介绍,广大女性朋友们是否已经对中医如何治疗痛经的方法有了非常全面的认识,如果你还在为痛经大感烦恼,不妨来试试这些中医的方法来缓解痛经,做个健康美丽的女人吧!以上就是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中医;奇招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haoku5.com/jiankang/642f7ac5f00db325a6088c1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