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佛山民俗文化
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你所不知道的佛山民俗文化的相关教程:作为“艺术之乡”的佛山,有着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可谓说是珠江三角洲民间艺术的摇篮。著名的佛山醒狮、舞龙、龙舟说唱、龙舟竞渡、庙会等都是我国非常优秀且宝贵的民俗文化和佛山文化,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来了解下吧
作为“艺术之乡”的佛山,有着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可谓说是珠江三角洲民间艺术的摇篮。著名的佛山醒狮、舞龙、龙舟说唱、龙舟竞渡、庙会等都是我国非常优秀且宝贵的民俗文化和佛山文化,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来了解下吧。
佛山南狮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中国南狮在广东,广东南狮源自佛山。佛山是南狮的发源地,佛山的龙狮运动更是走在国内和国际发展的前列,历届比赛一直占据前列。佛山南狮有“狮王之王”之美誉。佛山的传统“三星”“七星”狮,技艺精湛,神、形、态美,是难得的一种民间文化艺术。狮子采青是集醒狮技巧、技艺于一身的表现,是传统舞狮中一个重要环节。所谓“青”,狭义上讲是一份彩物,代表狮子需要采撷、捕获的食物。通常用几棵连头的生菜,扎上利是(红包),代表发财吉利。也有在红包上扎上树叶,喻称事业有成,都是吉祥如意,鸿图大展的意思。
虽说是采青图吉利,通常为了吸引来客和考究狮队的实力,客户会摆出各种青阵,狮队也会使出混身解数,拿出看家本领,取悦于大众的欢心。这是因为狮子采青,不仅考究狮队表现狮子的喜怒哀乐、动静惊疑神态的功架、技艺、智能,既使采青既增加了狮艺的观赏,又是一种互动的群众娱乐形式。
龙舟说唱 也称“龙洲歌”,是一种民间说唱艺术。起源于清代,流行于珠江三角洲。旧时艺人多在茶楼、乡渡及沿街穿巷卖唱。手持一具木雕小龙船作道具,胸前挂小锣小鼓,边唱边敲,以掌握节拍。词基本为七字句,内容多为谐趣故事及平安祝颂语。
佛山祖庙三月三北帝诞庙会 祖庙在佛山历史上曾集神权、政权、族权于一体,是珠江三角洲一带民间信仰中心和祭祀圣地。农历三月三是北帝的诞辰,佛山民众要举行隆重的贺诞活动,内容包括设醮肃拜、北帝巡游、演戏酬神和烧大爆等。
北帝诞庙会都是佛山最重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深刻地影响着佛山人的生活。2006年佛山“祖庙北帝诞”入选首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2月,佛山“北帝诞庙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佛山祖庙三月三北帝诞庙会”不是单纯的北帝诞庙会,而是在整合佛山民间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浓缩了佛山民间文化的精华,是佛山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达了佛山人祈盼和谐富裕、国泰民安的美好心愿。
佛山秋色 “秋色”,是丰收的景色之意。“佛山秋色”是佛山古代民间艺术活动的称谓,也作佛山传统民间艺术的总称。早在明朝时期,为庆贺丰收,每于秋收之余,佛山人利用手工业的边角料:如纸、碎布、丝绸、香胶、蜡、陶泥、竹木以及农副产品:如蚕茧、谷豆、鱼鳞、瓜果、萝卜等,以扎作、粘砌、纸扑、雕刻、剪贴、雕塑、灌注等技法,制作成各种仿铜铁器物、仿陶瓷古玩、仿花鸟虫鱼、瓜果等,达到以假乱真、奇巧斗胜的艺术效果,流传下来,成为“佛山秋色”艺术品的独特制作风格。秋色还包括有彩灯扎作、头牌花车、化妆造型及各种表演艺术、民间音乐等。
每年秋夜,人们在商定的晚上,各自将自制的工艺品及各项节目参加游行表演,逐渐形成富有地方民间特色的佛山秋色赛会,佛山人称为“出秋色”,每到赛会举办之日,佛山城内,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行通济 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个风俗习惯“行通济”。却说佛山城南今南蒲公园附近以前有一条河通济河,河上有一条桥叫“通济桥”。佛山人认为“行通济,无弊矣”(佛山方言,意即行通济无忧愁)。河现在没了,桥还在,每年这一天,人们都到这里走过桥,烧香、抛生菜和转风车,人流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关帝诞 佛山有关帝庙11座。每年农历五月十二日为关帝神诞日。此日要举行关帝出游,并有会景随行。会景节目多是“飘色”、“锣鼓框”等。在十多座关帝庙的活动中,最隆重的要算东头、弼头、福德、仙涌、福庙五间。
关帝出游时,五间庙联称为“五虎下西川”。先在弼头关帝庙内共住,弼头、福德脯的螺涌社、同义联等数家武馆舞师列队欢迎,并在弼头一处叫冬瓜窿的地方表演舞狮入洞节目,叫“三狮入窿”。次日,各庙关帝神像回庙,“五虎下西川”的关帝出游至此结束。
佛山祭祀关帝尤以工商界最为恭谨,武馆人士和民间也有供奉者。其意是崇拜关云长的英勇大义、正气干关,用关帝的正气压邪。后因关帝的脸是红的,民间以红为“红利”,当代商家和民间又将关帝奉为财神虔诚地膜拜。
华光诞 华光是南方火神,佛山祀华光十分隆重。佛山人忌水患,故祀奉华光火神以消灾。家历九月廿三华光诞期,镇内各坊都建“火星醮”,由所属街巷店户捐款,选出代表(称为值理)搭醮棚,悬挂五色铜枝彩灯,“建醮景色”。
建醮前,值事们前往低街(今莲花路)华光庙,迎华光塑像供奉在醮前,开坛诵经祭拜,街内各店户到坛参神;次日午,由一人敲响高边锣开道,道士们各持法器,为首的平持法剑,沿途诵经、舞剑,并用剑尖施酒净水,俗称“送火星”,随后是十队“八音”,飘色童数队。历时三、四日,华光神像回庙,火星醮才告结束。
开醮时,居民跟随道士行“转运”仪式,道士手持法器边诵经边绕坛走三大圈,俗称“转运”,据说经过如此“转运”后,来年晦气就能尽消,即使因事不能参加“转运”的人,只要有人把他衣服捧在手中随行,也可“转好运”。今佛山市郊澜石镇深村华光庙每年仍举行华光诞期“火星醮”,随行“转运”的人者也还不少。
佛山七姐诞 七月初六晚,佛山妇女进行“摆七夕”(又叫“摆慕仙”)的活动,为把“摆慕仙”搞得热闹,在前一年就广招未婚姐妹集资入会,称为“七姐会”,头年埋会(准备),次年以七姐会名义“摆七夕”。从农历五、六月起,姑娘们就开始制作工艺品,有用布绣成的“牛郎会织女”、“三英战吕布”等故事人物,也有用芝麻砌成花瓶,台椅,也有用通草制作的花鸟等小巧玲珑的工艺品。初六晚集中陈列,在大庭院或天井的八仙桌上(一般有三、四张桌并排着)。
桌上摆上“慕仙秧”两钵,用红纸环套秧的四周,钵中央点燃小油壶灯并罩上玻璃罩;用盘子砌“五洞棋”(红、白、黄及有豆沙馅的小饼,状如棋子)最通常是砌至七层或九层的塔形;生果盘:有榄、油柑子、菱角、鸡心柿、香蕉等(均尽心砌成各种形状);摆上时花,花的品种中必有“千日红”(佛山人称“千日娇”),还摆上斋菜一盘。当晚12时,姐妹们穿戴整齐,向天跪拜;请道人(喃无先生)诵经开坛,请大戏班演剧或女令唱曲助兴,通宵达旦,一连三晚,本地姐妹及群众多于初六晚前往“看七夕”,品评谁家姑娘手巧;四乡群众多在初七、初八白天赶来观赏。初八晚散集,晚饭后,姐妹们跪拜毕,将陈列品收起,入会姐妹分派果饼。
赛龙舟(“扒龙船”) 赛龙舟俗称“扒龙船”,是佛山各县民间盛行的传统群众活动。每年端午节或其它盛大节口,都会举办龙舟竞赛。龙舟用柚木或坤甸木造成,长约20——30米。船头装有木雕彩色龙头,船后有木雕龙尾。船上插彩旗、彩牌、罗伞。每船一般坐30至40人,穿同色衣服,鼓手以鼓声指挥进退,船前后各站一人,高举长桨,大力踩足扑动,使船身扑腾,掀起浪花;船前后舵手,控制航向;众选手含着鼓点,奋力划,使龙舟似离弦之箭冲浪前进。龙舟赛往往吸引无数游人,河两岸红男绿女,人山人海,欢泣声、笑声、鞭炮声、锣鼓声响彻云宵。竞赛活动,村、镇、县、等都可举办,有的地方还以举办“龙舟节”进行联谊、招商活动。
你可能也喜欢: 哈尔滨文化民俗,你可知晓? 佛山语言文化,你了解吗? 解析:合肥有哪些文化活动? 浅析:长沙历史文化
以上就是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你所不知道的佛山民俗文化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haoku5.com/wenhua/661e01986d41923c01054ea5.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