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竞赛白名单公布:与招生脱钩、回归育人本位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60

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中小学竞赛白名单公布:与招生脱钩、回归育人本位的相关教程:近日,教育部公布44项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强调竞赛结果不得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此次公布的名单,是今年3月《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修订后的首个名单,也是竞赛评审周期由一年

近日,教育部公布44项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强调竞赛结果不得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此次公布的名单,是今年3月《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修订后的首个名单,也是竞赛评审周期由一年调整为三年后的首次发布。

过去一段时间内,“全民竞赛热”的出现,增加了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使基础教育功利化。为了营造一个健康的教育生态,治理竞赛乱象,2018年教育部制定印发《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为竞赛活动制定“白名单”,对竞赛进行大幅“瘦身”,取得了不错的治理效果。

竞赛活动,本身是一种育人手段,是挖掘学生特长爱好、培养学科特长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但各种竞赛乱象违背了竞赛活动的初衷,不仅绑架了家长和孩子,违背了成长规律,也破坏了教育生态。

而当一些竞赛和升学、加分挂钩时,就会诱使教育市场在不尊重兴趣的基础上开展功利化的培训。盲目的家长或学校让孩子一窝蜂参加各种竞赛,不仅挤占了大量的学习时间,无助于培养创新潜质,反而可能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各种造假、不规范行为的存在,还引发社会对于教育公平的担忧和质疑。

治理“竞赛热”之所以面临重重阻碍,源于背后千丝万缕的利益瓜葛。比如,过去一些培训机构与中小学校暗通款曲,学校把竞赛结果作为升学依据,借竞赛选拔或者变相获取生源,而培训机构一边办着竞赛一边办着培训,提供“培训—竞赛”一条龙服务。这当中,家长被拿捏得死死的,为了孩子升学不得不入局。

在“双减”背景下,进一步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疏解竞赛需求,就需要加强竞赛活动的管理。发布竞赛“白名单”,进一步强调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和高考加分项目,明确竞赛活动组织举办的“八个不得”,一定程度上可以斩断竞赛背后利益链条。

当竞赛回归公益、与升学脱钩,回到挖掘特长爱好、培养创新能力的初衷,学生和家长也就可以更加从容、淡定,在基于兴趣和禀赋的基础上选择是否参加竞赛活动、参与哪一类竞赛活动。从而真正为“双减”的落地,为学生创新潜质的挖掘和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

当然,治理竞赛乱象的同时,也要发挥竞赛的育人作用。也正是着眼于此,此次公布的竞赛名单,不断朝优化结构的方向努力,既有培育自然科学素养、人文综合素养、艺术体育类等传统竞赛,又新增了一批与芯片技术、卫星导航、人工智能等高精尖科学技术有关的竞赛。这既指向落实“五育并举”的要求,也更贴近时代之需。

因此,学校层面也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竞赛类课程和辅导,为有潜质的学生提供一个挖掘特长、开发潜能的平台和机会。让更多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通过竞赛通道茁壮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打下坚实基础。这不仅是对孩子负责,更是对国家的未来负责。

以上就是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中小学,学校,全国性竞赛,竞赛白名单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haoku5.com/shenghuo/640714fa59d0f170a204c174.html

相关推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