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Web2.0与档案网站建设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674

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如何构建Web2.0与档案网站建设的相关教程:面对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档案,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需求,多数档案网站没能很好满足。部分网站在界面布置、美工设计上显得粗糙,缺乏视觉上的美感,影响浏览的欲望。我国档案网站普遍更新慢,致使内容显得陈旧,是很难吸

  面对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档案,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需求,多数档案网站没能很好满足。部分网站在界面布置、美工设计上显得粗糙,缺乏视觉上的美感,影响浏览的欲望。我国档案网站普遍更新慢,致使内容显得陈旧,是很难吸引人访问的。而访问者少也制约了网站本身的发展。    这种形势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思路,提高档案网站建设水平。Web2.0的出现,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Web2.0概述    Web 2.0是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它不是一个新的技术名词,而是指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相对地,我们过去所熟知的互联网被称作是Web 1.0时代,与Web 1.0相比, Web 2.0突显了 “以人为本”的特征。    一、Web2.0的思想及主要应用形式    Web2.0的产生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互联网经历多年发展后,随着技术的创新和网民的参与,加之新的互联网应用思想出现而产生的。在经历Web1.0的高速扩展后,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都对互联网应用方式有了新要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的兴起。    个性、去中心化:网络上的每一个普通个体应该得到更多尊重,每个网民都有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个性。个体,而非网站或权威,才是网络的构建者。    社会化:网络不仅仅是信息的积累和展示,而应成为现实社会生活向网络的延伸。    开放、共享:网络上的资源和各种平台,应该是开放和共享的,这样更有利于互联网精神的发挥。    参与、创造:每个上网的人都应该参与到互联网的创造中来。投身于创造会使上网者有更强的参与感,从而更进一步增强网络的凝聚力。    在以上思想的指导下,Web 2.0时代的主要应用形式在互联网开始涌现:    Blog(博客):Blog的全名应该是Web log,后来缩写为Blog。Blog是一个供所有人发表自己观点的地方,网民可以在其中迅速发布想法、与他人交流以及从事其他活动。所有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IM(即时通信):即时通信软件可以说是目前我国上网用户使用率最高的软件。聊天一直是网民们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网上聊天的主要工具已经从初期的聊天室、论坛变为以MSN、QQ为代表的即时通信软件。    Wiki(百科全书):Wiki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    SNS(社会网络服务):源自六度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    网络书签:一种收藏和分享网站和网页的社会性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它来收集、分类、聚合感兴趣的网络信息,并且能彼此分享。    RSS(简单内容聚合):RSS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RSS把网站内容如标题、链接、部分内容甚至全文转换为XML格式,向其他网站供稿,使用者可以用一般的浏览器观看,也可以用特殊的“阅读器”软件来阅读。    二、Web 2.0的特点    1. 参与性。Web 2.0更强调互联网用户的个性,在网络上,大家的选择和表现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具有了不同的特点,每个人通过参与,在表达自己的同时也在丰富着整个互联网。2.0时代的互联网不再是“只读”的,更是“可写”的。任何人都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建立自己的个人门户,发布自己的信息,拥有自己的读者甚至是订阅者。互联网内容的重心也正在从屈指可数的大门户网站向数以百万计的个人门户倾斜。这些离散的个人信息岛被链接、RSS和搜索引擎连接起来,任何人都可以贡献信息,分享信息。Web 2.0的出现与发展使每一个上网的人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互联网的营造过程中来。而人们的广泛参与则推动了互联网个性化和交互性的发展。    2. 社会性。Web2.0的出现使网民的社会化活动延伸到了互联网上,推动了网络社会性的发展。2.0时代的互联网更加像现实社会。SNS的出现,为网民建立社会关系圈提供了便利。每个人不仅可以建立自己的网上家园,还可以在网上拥有自己的各类圈子:朋友圈、工作圈、爱好圈,互联网不再仅仅汇集着信息,人的社会活动逐渐成为了重心之一。    3. 开放性。Web 2.0的技术核心是Web Service,开放Web API接口和RSS等标准的建立,使得互联网变得容易编程了。“Web 2.0让互联网更适合于计算机”,含义也在于此。随着互联网作为开发平台的能力逐渐增强,很多基于操作系统平台的应用程序改头换面,成为更加易用的在线服务。基于互联网平台上开放的Web API,成熟的Web 2.0网络应用系统之间可以共享功能和资源,这是给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同时也使得这些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可以达到1.0时代无法实现的高度。    4. 平等性。Web 2.0中,多元化的媒体格局形成了“去中心化”态势, 网络开始回归其大众化的本质。主流话语、精英垄断在Web 2.0时代被消解。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人们在网络上获得平等的身份,以前由网站及其管理人员掌握的发言权回归到每一个普通网民手中。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使得人人拥有网络成为可能,在网络中,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平等的发言权。    利用Web 2.0建设档案网站策略    借鉴Web 2.0精神,吸引公众参与档案网站建设    Web 2.0之所以成为目前网络发展的主流模式,吸引了众多的网民,它的思想适应了人的心理需求是关键。网民在Web 2.0中得到了更大的成就感和参与感,从而保证了2.0网站的吸引力和生命力。    我国部分档案机构建立了自己的档案网站,但不容回避的是:除了档案专业人员,普通公众较少访问,多数网站处于乏人问津的境地。究其根本,一是公众对档案认识不深;二是目前的档案网站采用的Web 1.0的模式,忽略了参与性,对访问者的个性支持不够,从而导致自身缺乏吸引力。    Web 2.0的精神在于对个性的追求,鼓励每个人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共同营造一个家园,而不是像1.0时代那样,有突出、确定的中心,普通网民仅仅是接受者而非创造者。Web 2.0鼓励开放和共享,一些平台的源代码是开放的。档案网站可以借鉴这点,让访问者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开发网站的功能、提出新设计和新思想,参与到档案宣传、展示方式的设计、实施中,保证了采取的方式是他们喜闻乐见的。Web 2.0鼓励参与和创造,让公众参与到档案网站建设中来,增加归属感,可以提高网站的吸引力和利用率。    建立以档案为主题的博客群    档案网站的受关注度不高,一个客观原因是公众的档案意识不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以档案为主题的博客群,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灵活多样的形式来进行一定的普及教育和档案意识的培养。采用博客的形式,表达方式可以非常个性化,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可以做到引人入胜,这一点是严肃而枯燥的介绍难以企及的。通过博客,全国各地的档案工作者还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    利用IM建立公众与档案专业人士的对话平台    档案网站工作要取得好的效果,除了内容外,方式也要与时俱进。IM是目前互联网上使用频率最高的网络服务之一,档案网站应当顺势而为,利用IM建立公众和档案专业人士的交流平台。    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档案,档案对他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当他们有了相关问题,寻求满意答案时,由于档案网站上的内容和表述多数都很专业、严谨,非专业人士比较费解,所以容易失望,同时也失去了普及档案基础知识的机会。通过建立IM平台,可以让公众轻松接近档案,遇到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而满意的解答,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于档案网站工作的评价。    以实名制建立SNS,扩展档案工作者的人际关系    在档案网站上建立SNS,可以帮助分布于各地的档案工作者以及关心档案工作的公众建立属于自己的人际圈。有了SNS,大家借助网站不仅可以访问信息,还可以扩展自己的工作圈子、让社会关系在网上得到延伸,这将会扩展档案网站内容,大大提升其服务质量。    鼓励大家参与,建立档案Wiki    Wiki的精神是自由开放、共建共享。维基百科是传承这种精神最成功的范例。Wiki百科快速成长和吸引众多访问者的原因在于它的条目内容由数目庞大的普通人义务参与编写。随着内容越来越丰富,Wiki百科以及其他Wiki媒体项目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最大的开放教育资源库。为了在大众中进一步普及档案知识,档案网站可借鉴这种模式,建立档案Wiki,在内容上实现创新。    利用网络书签共享优质资源    网络书签又被称作社会性书签服务(Social Book marking),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知识管理工具。档案工作者经常会查阅大量相关网页,而有用的网站以后还会再次被访问。可以用网络书签把这些有用的网页或者网站链接收藏起来,并使用RSS在档案网站建设上进行推荐。档案网站的访问者在登录时,都可以享受到他人推荐的优质资源。网站还可以提供相应的订阅,定期向订阅者发送相关内容,变被动等人访问为主动提供服务,增加自身的影响力。

以上就是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网站建设,标签,档案,简介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haoku5.com/shenghuo/63fec065f9a37a62a60c855f.html

相关推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