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等到孩子上小学,才想起来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别等到孩子上小学,才想起来培养孩子的自控力!的相关教程:很多妈妈不知道怎么培养孩子的自控力,都是等到孩子上学之后等着老师去培养习惯,可是这样真的好吗?老师真的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习惯?家长该做什么呢?很多孩子,特别是好动的男孩,上小学后最大的问题不是学习
很多妈妈不知道怎么培养孩子的自控力,都是等到孩子上学之后等着老师去培养习惯,可是这样真的好吗?老师真的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习惯?家长该做什么呢?
很多孩子,特别是好动的男孩,上小学后最大的问题不是学习吃力,而是自律自控能力差,经常因为纪律问题被老师批评。那么,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改进呢?
现在有些家长总是认为,幼儿园或小学的老师对孩子的纪律要求就是对孩子的束缚。其实,幼儿需要在成长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自控力。这种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从入园前的家庭教养中做起,帮孩子在点滴的日常生活中去锻炼。
这样做1对于小幼儿
对于一岁左右太小的孩子,也不必解释太多,不该做的事情,讲一句道理,平和地把东西拿走或把孩子抱走就行了。久而久之,孩子自然知道界限:有些东西不能碰,有些事情不能做。
2学会等待是锻炼自控力的重要步骤
很多家长说自己家里有个“急性子宝宝“,前两天有个家长说自己家的”急性子”宝宝已经把全家都支得团团转了。
23岁的时候,家长们可以用生活中自然而然发生的事锻炼“急性子”孩子学会等待。我这样建议上面的妈妈:利用生活小事,用游戏和故事的方式,让孩子的等待变得有趣而值得期待,比如孩子要喝牛奶,特别急,但奶是凉的,需要热,此时可以给孩子讲个故事:我们现在在一个山洞里,要喝牛奶先要找到一头奶牛,妈妈取牛奶的过程就是找奶牛的过程,拿到牛奶后,可以很兴奋的告诉孩子“找到啦,我们有牛奶喝啦~~”或者 带着孩子一起“找奶牛”。然后说“牛奶好凉呀,我们怎样把它变热呢?有啦,我们用火把它变热”然后带着孩子一起打开煤气,嘴里说“点火添柴一根儿~~两根儿~~三根儿~~……”这样做既拖延住了时间,也将孩子带入了情景,让孩子觉得等待如此有趣,让孩子明白了原来牛奶要经过这样的过程才能喝到,经过几次这样的过程,相信孩子一定可以改善“急性子”的情况,而且经过这样的过程,孩子最后喝到了牛奶比妈妈手忙脚乱快速热好给他,更让孩子开心。当然这里讲的让孩子学会等待,是指正常范围内的等待,当然我们有时可以适当挑战一下孩子的耐心,但不是要父母把正常做事的速度故意拖延很长时间来让孩子等待。
相反,多数家长可能偏向于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跟孩子讲:牛奶要加热才能喝,否则肚子疼,妈妈给你热奶需要时间……等等,这样孩子一定听不进去,效果不会好。
带“急性子”宝宝看慢的事物,比如鱼云,和妈妈一起参与做蛋糕的过程和妈妈一起看一壶水烧开的过程,当然家长要保护好孩子的安全。总之带孩子多参与需要等待的有过程的事物和事件。还可以买沙漏一类的玩具,让孩子观察时间带来的变化。
上面的方法并非只针对于“急性子”宝宝,平时我们多带孩子做这样的事,对所有孩子的自控力专注力意志力的培养都是大有好处的。总体来说:对小幼儿要用游戏故事等方式引导孩子做到行为规范的要求。
3在游戏中学习
小幼儿的游戏:积木拼图找不同多米诺简单的手工;社会情境模拟游戏;很多幼儿园的游戏在家也可以玩,比如抢椅子萝卜蹲等……
带孩子玩一些简单有规则的肢体游戏。比如:用左脚……,在格子里……做木头人(Freeze)在规则中游戏,孩子可以学会努力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肢体和动作,同时体验着规则与乐趣。
大孩子,比如五岁以上的孩子,在简单的游戏基础上还可以通过玩乐高积木棋类做木工手工画画魔方运动类游戏等来提高专注力自控力。当然,前提是孩子有兴趣。
也可以玩一些针对性的游戏,我过去写过一篇文章《美国幼儿园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中提到了“心智工具”课程,文中详细介绍了课程中涉及到的一些游戏,其中很多是我们家长可以在家里跟孩子做到的,大家可以点击文章标题阅读。
上了小学以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学习时间管理,让孩子掌握更高级的自我管理的技能。
4其他因素
能促进自控力发展的还有以下因素:
婴幼儿时安全的母婴依恋
孩子对主动权掌控感的体验
多跟大自然的接触
调整感统失调
日常活动的动静结合
有与年龄相符的行为规范要求
对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和“屏幕时间”有控制
提高自控力就好比肌肉训练。我们对孩子可以从小事开始,逐渐训练,让孩子在幼儿期大脑的“执行——控制”能力得到发展,提高自控和自我管理能力,让自控力“肌肉”越来越有力量。这样,给孩子未来的学习和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就是好酷屋教程网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别等到孩子上小学,才想起来培养孩子的自控力!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
本文来源: https://www.haoku5.com/muying/6448aae740082572060e0530.html
相关推荐